01
俗语说“春捂秋冻”,秋季不要添衣过快过厚,因为白昼温度稍高,衣着过厚容易出汗,汗出毛孔张开容易受风寒而感冒;或应注意增减衣服,不使出汗。另外儿童应保持“三分寒”,比如触摸小孩手指不感觉到温暖而稍有凉意,但手掌偏温,或保持小幅度运动不会出汗。
《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告诉人们秋季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收敛神气。清晨不宜空腹外出,因为空腹时人体正气弱,不能很好抵抗风寒。容易感冒或有鼻炎的朋友清晨外出前应把双手搓热后按摩迎香穴至发热,可以预防感冒。对于无明显上火的朋友可以早餐后咀嚼生姜一小片,徐徐将口水咽下,但生姜不咽下,可直至午餐将生姜渣咽下。另外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将黄芪等中药代茶饮提高抵抗力。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若稍有感受风寒,自觉全身沉重不舒,头痛头晕,鼻塞喷嚏,流涕,畏寒等,要及时“解表”,或运动使微汗出(出汗后要及时擦干,不能吹风),或热水泡脚,风寒者饮生姜茶、紫苏茶,风热者饮薄荷茶、金银花茶。感冒期间以静养为好,清淡饮食,不吹风受寒。
作者简介
衡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历,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弟子。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膏方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慢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中医肿瘤。中医临床10余年,擅长心脑血管、消化、呼吸病、妇科、肿瘤、颈腰膝痛中医药治疗,亚健康调理。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Vr8RFzmcQk3rQ29JIwG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