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脏不停跳 冠脉巧“搭桥”

发布时间:2013年7月12日 预览:4513

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开展新技术:

                    心脏不停跳   冠脉巧“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手术需要让心脏停止跳动,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我科开展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既解决了手术存在风险,又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7月9日,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廖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不停跳搭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方法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是第一杀手,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心脏内科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日益完善,药物涂层支架扩大了介入治疗的范围,但对于多支病变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可靠的治疗手段。

  传统的体外循环下搭桥术(又称停跳搭桥),是通过体外循环代替心脏和肺,使心脏停止跳动后进行搭桥手术。其优点为给外科医生提供一个无血、安静的术野,可以准确地进行外科操作,其吻合口近期及远期的通畅率高。尽管体外循环技术已经成熟,但对机体来说,仍是一种非生理状态,可带来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如:炎性反应、血液稀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肺、脑、肾等并发症。

  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相关手术器械的进步,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术(又称不停跳搭桥),就是直接在跳动的心脏上实施手术。廖金文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术方法,可以避免体外循环所造成的多器官炎症反应等影响,以及凝血机制的紊乱,肺功能减退等,明显降低了脑梗塞、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体外循环和输血费用,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但不可否认,在跳动的心脏上行冠状动脉桥吻合,增加了手术难度,需要术者有较高的微血管吻合技术,对缺少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很难达到完全再血管化,甚至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

  “不停跳搭桥”更适合严重病变患者

  廖金文称,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差,不能耐受体外循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且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多支病变,这时“不停跳搭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可以解决病人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体外循环的危险,远期效果优良。

  冠脉搭桥术虽然创伤较内科治疗大,但手术效果可靠,可以对绝大多数狭窄冠状动脉进行搭桥,尤其是对于左冠状动脉主干或多支病变更适合冠脉搭桥手术,而且费用相对较低,搭桥手术成功率较高,远期效果优良。

  一位78岁高龄的冠心病患者,有50多年的吸烟史,因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考虑药物不能控制症状,冠状动脉肢下植入有一定难度且风险较高,建议患者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前,医务人员告诉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停跳搭桥”与“不停跳搭桥”两种方法,并介绍了手术的优劣势,最终患者选择了不停跳搭桥术。历时3个小时,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18天痊愈出院,随访正常。

  一位56岁的患者因每次上楼时牙疼,而坐着不动时牙疼症状消失。廖金文接诊后考虑患者是冠心病,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患者三根主要血管均有狭窄,这是所谓的“三支病变”。经过专家的详细讨论,最终决定由心脏外科为患者进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从手术前药物的应用到手术中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周全。手术顺利完成,仅用时三小时为患者搭了四根桥,而且整台手术下来没有输血,极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牙疼症状消失,8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动脉搭桥,五年通畅率达75%

  心脏搭桥能用多少年?这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廖金文认为,静脉桥的五年通畅率在54%左右,主要适用于老年人;动脉桥的五年通畅率在75%以上,更适用于年轻人。但由于人体的动脉材料有限,而且有些动脉材料容易痉挛,或者管腔太细,甚至于动脉本身也有病变或狭窄,因此,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动脉桥。

  冠脉搭桥的有效性,用“立竿见影”四个字来形容最为恰当。一些患者形容说,术后胸闷胸痛的感觉消失了,连呼吸到的空气都格外清新。但并不是说搭桥手术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廖金文提醒,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若不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不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不注意长期合理的用药,那么所搭的桥时刻会面临再堵的危险。搭桥术后患者在饮食上应减少胆固醇和脂肪摄入,做到少盐、控酒、少喝饮料,保证长期合理用药和血压平稳,防止“桥”的堵塞。同时,术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如作心电图、同位素甚至于冠状动脉造影,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来源:《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