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造福患者

发布时间:2013年7月22日 预览:4708

                  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开展新技术:   
                                     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造福患者  
 
  脊柱外科手术难度高,稍有不慎伤及脊髓或神经就有致残的风险,在骨科领域属于高风险专业。市中心医院却迎难而上,牢牢占领医疗制高点。近年来,该院脊柱关节外科蓬勃发展,成功突破上颈椎手术“禁区”,开展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寰枢椎后路固定手术,优势无法比拟

  “大多数的上颈椎疾患都容易引起寰枢椎脱位,手术的目的基本以寰枢椎复位和固定为主,以期达到上颈椎的永久稳定。”7月15日,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汪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域,它是连接头颅和脊柱的枢纽,其结构功能复杂,不仅起到维持枕颈结构稳定的作用,而且具备前后、左右侧屈和大角度的旋转功能。寰枢椎之间有三个重要的关节结构:双侧的侧块关节和前方的寰齿关节。当寰枢椎脱位、齿突骨折、畸形、肿瘤等病变导致寰齿关节脱位或结构异常、缺失等,常常需要做寰枢的关节融合和固定手术。

  汪向东称,上颈椎手术因其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风险极高,是很少有人问津的“禁区”。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开展的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主是针对寰枢椎后路固定采用的内固定技术,它能为上颈椎的即刻稳定提供坚强支持。和下位颈椎相比,由于寰枢椎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变异,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和技巧显得更加重要。传统的上颈椎后路固定技术包括椎板下钢丝捆绑技术、椎板夹技术、侧块螺钉技术等,生物力学证实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无法提供上颈椎的坚强固定,而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兼有提拉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这也是其他上颈椎后路固定技术无法比拟的。

  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效果好

  今年5月,一位55岁男性,因重物砸伤致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来到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齿状突粉碎性骨折、寰椎后弓双骨折、寰枢椎脱位,属于上颈椎中较为严重的损伤类型。按照传统治疗方法是,先采用颅骨牵引术,牵引时间为2-4周,期间要频繁摄片确定骨折脱位是否纠正,再采取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固定齿状突,术后还需要头颈胸支具或石膏固定3个月,治疗周期较长,病人痛苦较大。汪向东详细研究病例,决定采用上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一次性解决齿状突骨折固定、寰椎后弓骨折固定、寰枢椎脱位,术中临时采用颅骨牵引协助复位,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带简易颈围6周,恢复情况良好。

  汪向东介绍,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要求手术操作医生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解剖功底,因为上颈椎椎弓根通道细小,紧邻椎动脉,且成人寰枢椎椎弓根变异率较高,所以术中置钉极易损伤椎动脉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外,上颈椎后路手术显露相对困难,术中暴露容易损伤椎旁静脉窦,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所以手术难度很大,手术风险极高。

  伏案工作者谨防脊柱病

  “脊柱关节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最好还是提早预防。”汪向东说,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经常有一些伏案工作者感觉腰部酸痛,脖子僵硬并且转动时“咔、咔”响,这都是脊柱疾病的前期反应。 

  脊柱病中以颈椎病与腰椎病的发病率高,有关统计显示,二者的发病率占成人的60%左右,在以办公室为主的职业人群中达90%以上。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与人体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关系密切,尤其与脊髓和神经唇齿相依。医学上,脊柱病是多病之源,研究发现有40余种疾病与脊柱病相关,而且脊柱病的发作又极易导致脏腑功能障碍,引发脏腑病症。

  汪向东提醒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积极预防脊柱疾病。首先,要避免受风、受凉、受寒、受湿。贪凉会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痉挛,产生临床症状。如夏天长时间开空调,会感到肌肉发僵、发硬,肢体活动不灵便、麻木等,是风寒湿综合因素的影响。其次,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应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尽量保持脊柱的正直,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再次,可在工间或下班之余,加强有效锻炼。做头及双上肢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松解颈肩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韧带挛缩,活动椎体,解除嵌顿。

(来源:《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