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由“李开复罹患淋巴癌”的健康反思之二:关注

发布时间:2013年9月25日 预览:2951

       中医养生专家: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戴建华,28岁,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年轻的中医养生专家。
   

    提及健康、养生一类的话题,我们不得不追本溯源到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的中医养生理论。
    戴建华是衡阳市中心医院中医科的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跟随北京的中医养生老前辈学习过3年的养生课程。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古代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中的经典16字真言,大意是,人的内心如果达到一种淡薄、知足的状态,通过自身的调养使得体内的真气运行得舒畅,并能心神安定、养精蓄锐,身体内的精气神就会将对身体不利的虚邪之气赶走,人是很难得生病的。故养生重在养心,保养精、气、神。
    戴建华深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他始终坚守一条规则: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道理和《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16字真言一样,要做到身体健康,首先要做到心灵的净化和宁静,使心态归于平和,想要做到心灵的平和,就要有高尚的德行,高尚的德行使得身体充满正气,也会受人爱戴和尊敬,心里没有亏欠别人,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就会心安理得,对身体就有莫大的好处。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世上百病的起源,莫非是因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天气因素,男女之事不节制,喜怒七情过激,饮食不当,起居失常等原因。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戴建华认为,身体太过劳累也会造成疾病的产生,“一个人如果只能背50公斤的重量,他每天背100公斤,那么,负荷太大,身体过用,生病是迟早的事。以此类推,一个人干一份高密度的工作只能承受8小时,他却承受12小时,那么,也很容易生病。”
    所以,工作要做到劳而不倦,适时休息。
                                     吃:清淡自有真味,八分饱最佳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清淡的菜肴自有它食物本身的真味。《黄帝内经》讲了一个道理: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道:过多吃美味(指现代的重口味)的食物伤胃。
    “暴饮暴食是很伤胃的,尤其在夜间吃饭,感觉七八分饱时就应该避免继续就餐,古人有‘多吃一勺一夜睡不着’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对胃肠、肝的伤害是有的,所以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戴建华说道。
                                睡:多睡子午觉,精神气头高
   “按照中医理论,人要早睡早起,而期间有两个时段的觉不能缺——‘子午觉’。”戴建华介绍,“子”时(23时至1时)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阳,午觉只需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动:运动可单一,坚持是王道
    许多人认为,多做一些不同种类的运动对身体的各个机能的锻炼有好处,其实不然,在戴建华看来,运动反而应该单一一些,选择自己能坚持的那一项,坚持下来,才最重要。
    “即使是散步、跑步、打球这一类最简单的运动方式,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对身体有好处。”
                                观:花鸟鱼虫,自然美景也养生
    “当我一有时间,就会到公园或者郊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即使是面对一个高大而葱郁的大树,只要你仰头观望,深呼吸,那蓬勃的生命力量也可以传递给你,使你的心情愉悦,放松。”戴建华说,“花鸟鱼虫,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景物都可以使人感到开怀,缓解压力,心里舒坦了,身体自然好。”
                                养:琴棋书画,陶冶情操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而如今,摄影、绣十字绣、唱歌、跳舞等多样的娱乐活动也可以作为陶冶情操的“法宝”。
                                    健康十六宜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舔腭,齿宜常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皮肤宜常干,便溺宜禁口,足心宜常擦。
    总之,戴建华建议广大市民:内修安和,外练形体,方能健康长乐。

延伸阅读:
                                4位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因人而异,但也有共同点。性格豁达、饮食有节者多长寿。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一概而论。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些百岁老人讲自己会少量饮酒,以下4位四川彭山县百岁以上老人中就有3位喜欢“喝点小酒”。
    沈会如,女,生于1904年3月21日,彭山县黄丰镇中和村人。解放初期曾被选为乡人民代表,现仍能帮助家人做些家务。60多年前丈夫去世守寡至今,同孙子住在一起,家庭和睦,从不吵架。老人从不挑食,早餐吃奶粉加2个嫩蛋,每顿吃2两米饭,尤喜蔬菜和水果,有时比孙子吃得还多。每天一杯淡茶,每顿喝上二三两“小酒”是老人多年的习惯。五六年前自己洗澡,最近几年经不起劝说才让孙媳帮忙。每天10多个小时的睡眠。
    谯吉轩,男,1903年12月3日生,彭山县彭溪镇兴崇村人。老人一直照着《十二月养生》上的要领练习功夫。他不烤火,不用电热毯,一年到头很少吃药。不戴眼镜能将5号字看得一字不差,连有些生僻字也读音准确。老人读过4年私塾,算是个“文化人”,读过《四书》《史记》和《易经》。每天看电视,关心时事政治,知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老人脾气温和,没事就到地里扯草喂鸡,一直家庭和睦,子孙孝顺。他结婚后开始抽烟,10多岁学会喝酒,每顿喝二三两白酒,吃2两米饭,早餐半斤牛奶或一小包豆粉外加2个鸡蛋冲的蛋花羹。
    晏学英,女,生于1902年4月8日,彭山县保胜乡胜利村人。这位老人身体健康,同外孙一起生活。一生最爱吃沙胡豆,尽管现在已经没有牙齿,每月还能吃3斤,她一有空就坐在床边用剪刀将沙胡豆慢慢剪碎。
    胡吉轩,男,1900年4月6日生。彭山县青龙镇柏杨村4组人。两年前双目失明,全靠老伴万学勤悉心照料。万学勤91岁,两人性格开朗,说话风趣,相敬如宾。他们有9个子女,如今仅有1儿3女在世。胡吉轩是做家具、修水车的木匠。小儿子和儿媳对两位老人很孝顺,家里时常备有补品、饼干、蛋糕和水果。胡吉轩每天抽三四支叶子烟,喝1两白酒。两位老人早餐除吃牛奶或豆粉外,还要吃一个生鸡蛋。
 (资料图片) 据新华网

(来源:《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