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祝白衣天使们“5·12”护士节快乐
一袭飘然的白衣,怀一颗纯洁之心;一顶别致的燕帽,承载守护生命的重担。这是我们的“白衣天使”,她们深怀爱心,以高超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挽救生命、协助患者康复辛勤工作。让我们一起走近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感悟“白衣天使”们的无私奉献。
·衡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简介
715名护士践行“白衣天使”使命
——衡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掠影
衡阳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经过近百年的努力,队伍在不断壮大,现有护理人员715名,其中高级职称28名,占4%;中级职称护士170名,占24%。学历结构也在不断提升,大专以上学历702名,占98%,其中大学学历占70%;目前承担着全院1500张病床的护理工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院护士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全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切实履行护士在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方面的职能,让护理工作更贴近临床、更贴近患者,更能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从而更高质量地服务于患者。
在护理教学方面,护理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教育制度,包括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制度,三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专科护士培训制度,护理管理培训制度等。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的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并采取了多形式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护士的基本技能、临床护理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在专业护理领域方面,近年来依托学会力量培养了多名专科护士,包括肿瘤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手术室专科护士、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急诊专科护士近50名。
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将带领全体护士继续秉承“爱心托起生命,微笑洒落人间”,“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为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2013年度全院“优秀护士站”: 儿科中心护士站
儿科中心护士站——爱心与耐心的大挑战
市中心医院儿科中心护士站现共有护理人员42名,儿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护理的对象是小孩,护理工作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这就要求儿科中心的护士们要有更多耐心、更多爱心。
让我们一起随着影像走近这群可爱的护士吧!

儿科中心护士全体护士合影。

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唐华南正在给新生儿做抚触。

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唐华南正在给新生儿做抢救。

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罗慧正在给宝宝换尿布。

普儿护士曾伟在拿药。

普儿护士曾伟在病房与孩子“亲密接触”。

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罗慧正在给宝宝换药瓶。

康复室护士在给宝宝做水疗。
·2013年度全市“优秀护士”称号获得者专访:
“优秀护士”之一:

罗明慧——护理界的“老资格”
罗明慧今年51岁了,从事护理工作31年,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26年,担任急诊科护士长20年。这一连串的数字足以证明罗明慧已是护理界的“老资格”了。
岁月的沉淀,不仅铸就了罗明慧的“老资格”,还诠释了她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湖南省优秀护士、衡阳市首届十佳护士之一、两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护理管理者、中华护理学会湖南省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急诊医学专业会委员……各种荣誉和头衔的纷至沓来便是最好的佐证。
罗明慧自豪地说,工作31年来,她从未休过一个节假日,甚至包括中国人最在意的春节。“工作至上”的她,形容急诊如战场,作为急诊科护士长,只要一个电话,即便是三更半夜,她也会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赶赴医院,救治病人。
“科室——家”,两点一线,简单、匆忙,但却是罗明慧乐此不疲的生活。
罗明慧还是一位特别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急诊科是所有科室中,“三无”病患最多的一个科室。罗明慧介绍,急诊科平均每年会接诊500-600例“三无”病号,对待他们,罗明慧会热心地为他们寻找家人,有时候甚至还自掏腰包给病患买车票。去年,一个河南在衡打工的男子,在汽车西站遭遇车祸造成骨折,在医院住了一年多,罗明慧和急诊科的其他护士一起悉心照顾这位病患,并通过多方途径终于找到了这位病患的一位叔叔,将其送回了亲人身边。
几近退休的罗明慧,如今最想做的事就是找好接班人。她在科室内部经常部进行技能培训,严格要求科室的每一位护士尽心工作。近几年,急诊科在全院的的业务水平评比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去年的业务技能比赛急诊科还获得了团体一等奖。
罗明慧还有一大心愿。她告诉记者,每一年科室都要抢救近300例猝死病号。她希望能全民普及急救知识,人人都能为挽救生命做点事情。从2009年起,罗明慧在每年的世界急救日这天,都会带队下社区、进学校,甚至到部队宣传急救知识。“尽自己所能,身体力行,为人民做点事。”罗明慧笑着说。她温暖的笑容里写满坚定。
“优秀护士”之二:
“80后”闫隋的关键词——谦虚、好学、善良
在采访过程中,闫隋一直强调自己很平凡,这次有幸能评为全市“优秀护士”,她有些受宠若惊。但记者却从这位“80后”的身上看到了诸多闪光点——善良、好学、谦虚……,这些都是足以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闫隋说:“我们护士的工作本身就是平凡、普通的,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血压、换输液瓶、做皮试,给病人擦澡、翻身、拍背、洗脸、泡脚、梳头,剪指甲,整理被单、床单,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甚至单调琐碎的事。可正是这些点滴小事汇聚了我们的爱心与责任。”
是的。“平凡中见伟大”应验在“白衣天使”的身上。闫隋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当提高服务意识,主动为病人服务。“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包容、关爱都是相互的,护士要更多细心,更多耐心,如果我们的服务高于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期望值,为挽救生命、协助病人康复做出了积极贡献,那我们看似简单琐碎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2008年从学校毕业后,闫隋就被分配到了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工作之初,她就结识了一位进行心脏换瓣手术的病人。在胸外科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病人很快手术并康复出院。2012年,这位病人到医院看病,见到闫隋依然记得她。这位病人说,他记得闫隋同他谈心的事情,让他在手术中少了压力和担心。这件事让闫隋有种职业自豪感的同时,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护士工作不仅是简单的料理病人,还应当是病人的心理辅导师。
在神经内科工作的那段时间,闫隋深刻地记得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她是肺癌晚期,在医院间断住院的时间达2年。这两年的时间里,科室的护士把老奶奶当亲人一样照看,老奶奶那份乐观的精神也感染了科室很多医护人员。融洽的医患关系得到完美诠释。老奶奶去世后,科室的护士都掉下了眼泪,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病人与护士的关系,而是一份深深的人与人之间的浓烈感情。
去年三月份,闫隋被调至了ICU,没有专业的培训,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等,这些都鞭策着闫隋不断努力学习。她说,学无止境,她将以更饱满的情绪以及更专业的知识迎接未来的工作。
(来源:《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