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管癌患者摆脱大切口的痛苦
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先后成功完成了数例高难度手术,该科作为湖南省重点临床专科,凭借其协同创新的团队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彰显出卓尔不凡的实力
(通讯员 涧君 昌云)最近,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先后成功完成了数例高难度手术,该科作为湖南省重点临床专科,凭借其协同创新的团队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彰显出卓尔不凡的实力。
艺高胆大“建通道”
今年6月2日,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在一群神情焦急的家属护送下急急忙忙赶来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就诊。
入院时,患者面部表情极为痛苦,呼吸特别困难,每次弱小的呼吸似乎都要倾其最大的努力,生命仿佛游丝般随时可能“断线”。
心胸外科专家通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1个多月前曾经受过外伤,初步诊断为呼吸道梗阻。后来经过联合呼吸内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等多个相关科室进行专家会诊,会诊意见考虑外伤后气管瘢痕狭窄。立即施行胸部CT检查,显示颈段气管重度狭窄,气管壁明显增厚,气管内径最窄处只有0.3厘米,不足正常气管1/6的大小。专家一致认为,气管狭窄造成重度通气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措施,患者随时会因窒息导致死亡。
在讨论手术方案时,专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由于无法开展气管插管,如何建立有效通气维持生命和麻醉?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研究,专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流程和风险预案。手术进行中,他们发现患者的狭窄段气管已严重变形,与周围组织已形成紧密粘连,血管、神经、食管相互交错,这给手术造成了极度“障碍”。专家先后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大胆”的技术操作:通过颈部切口游离颈段气管、切开气管、连接呼吸机、切除气管并吻合、气管重建、做好开胸紧急抢救准备……
术后第2天,患者被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顺畅,发声正常, CT显示气管正常。专家在总结会上说:“这台手术,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最重要的是,使手术风险及并发症降到了最低程度。”
精益求精“全腔镜”
当前,随着影像学、电子学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手术日益受到重视。
在食道癌手术治疗领域,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瞄准微创外科发展方向,通过胸腔镜,只需通过胸部及腹部的几个小孔,即能实施食道癌根治手术。这一新技术的开展,不但避免了因开胸所造成的创伤及其术后并发症,也为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食道癌病人争取了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
前不久,该院心胸外科团队在单纯性胸腔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胸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方式,成功为一名食管癌患者实行“全腔镜”手术,填补了我市此类技术的空白。
由于食道癌手术解剖复杂、难度大,手术不仅涉及在胸部切除肿瘤及食道组织,还牵涉到胃的游离、消化道重建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手术方式,这名患者开胸手术需切开70厘米长的切口,出血往往会超过500毫升,常需切断肋骨,而且对病人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并发病多,手术后恢复慢。
在电视腔镜的辅助下,手术专家运用微创器械在患者体内进行精细操作,他们通过腹腔镜游离胃部及胸腔镜游离食管,并实施颈部有效吻合。这种手术使胸、腹部无开放切口,有益于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在电视腔镜的辅助下,手术专家运用微创器械在患者体内进行精细操作,他们通过腹腔镜游离胃部及胸腔镜游离食管,并实施颈部有效吻合。这种手术使胸、腹部无开放切口,有益于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患者术后1-2天就能下地活动。由于手术更彻底,也相应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
妙手仁心“填空白”
建于1983年的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是湖南省最早单独成立心脏和胸部外科的专科之一。30多年来,该科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填补了几十项“技术空白”,挽救了无数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该科在湘南地区率先开展了深低温心内直视手术、深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单瓣膜及双瓣膜置换术、肺癌及食道癌根治术等。1996年,该科开展了省内同级医院首例冠脉搭桥术。随后又先后开展了右室双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复杂先心矫治术、胸腔镜手术、重症瓣膜病的治疗、不停跳常温小切口心脏手术、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左室流出道梗阻疏通术及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改良胸廓成型、自体组织(大网膜、背阔肌)转移脓腔填补术、晚期肺癌食道癌扩大根治术;率先在衡阳市开展了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的三尖瓣的手术处理、类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生物瓣膜置换术、不停跳单瓣及双瓣置换术、低强度抗凝在瓣膜置换术后的应用、风湿性心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风湿病变的后续监测与防治、老年先心病的外科治疗。
近年来,该科已成功组建了普通胸外科、微创胸外科、心脏外科、胸部创伤外科等亚专科,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市科技推广奖一项。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并被列为湖南省儿童先心病免费治疗定点基地。
(来源:2015年6月19日《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