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生活日益丰富。不少人反映在熬夜后出现干眼症等眼部不适症状。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成云翠提醒市民,可通过多种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生活日益丰富,网瘾少年没日没夜地打游戏,加班族盯着电脑屏幕码字到很晚,还出现了一大批临睡前一定要拿手机刷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网络的学生党。
人们睡得越来越晚,熬夜的人越来越多,熬夜却是眼睛的第一杀手,对眼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但仍有不少人忽视了保护眼睛。继本报8月12日刊登《大热天用眼有“雷区”,你中招了吗?》一文后,不少人反映自己熬夜后出现了干眼症的症状,并咨询熬夜还可引起哪些眼病?患这些眼病后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为此,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让眼科主任成云翠帮助大家解开这些疑问。
过度疲劳易引起“鱼泡眼”, 选购眼霜有讲究
经常熬夜会使人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加上喝水多引起淋巴循环障碍,导致眼睑处存在过量水分,长期聚集从而出现了眼睑浮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泡眼”。
对此情况,市民不用过于担心,只要以后尽量少熬夜或者晚上睡前1至2小时少喝水就可以避免“鱼泡眼”了。成主任提醒市民,熬夜游戏族可以适度按摩眼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达到消肿的作用。如果是从事打字、速记类工作的人,因为其长期注视一个地方易使眼睛疲劳,可上下左右转动眼球,眨一眨眼睛,然后注视着远处的任何目标。另可用食指指腹分四点按压眼部四周,每个点按2至4秒,在眼窝处施以指腹按压,可促进血液流通,亦可消除疲劳。
由于工作等原因不能避免晚睡者,可以通过睡前泡脚、起床后喝温热的柠檬水、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的食物,从而达到清肝明目、利尿消肿的目的。另外,熬夜眼睛浮肿且疼痛时,可使用冰凉的眼药水缓解症状。
很多爱美的女士为了消除眼睑浮肿,习惯在睡前涂抹眼霜。成主任告诉记者,女性朋友是可以适当涂抹眼霜的,但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了。它的质地很重要,一般膏状的眼霜营养丰厚,眼部啫喱则侧重于补水,而眼睑浮肿就是因为眼部水分聚集造成的,再用补水眼霜肌肤难以吸收,只会令情况更糟。如果您也属于那种熬夜易眼肿的体质,一定要选用有消除浮肿功能的眼霜。
爱美的女士如果担心第二天“鱼泡眼”无法出门,成主任还给市民支了一个妙招:将牛奶或者盐水放入冰箱冷冻过后,用化妆棉蘸取敷在眼睛上,可帮助消除眼睛浮肿。冰盐水具有极佳的收缩作用,能起到快速使眼部浮肿减轻的效果。另外,还能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再用指腹来回按摩眼眶周围,也可以达到消肿的效果。
警惕“针眼”,严重者或致命
熬夜时,人的整个身体过度紧张疲劳,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快,加上卫生不良导致细菌有机可乘,引起眼睛毛囊发炎,医学上称为长“麦粒肿”,俗称“挑针眼”。
长“麦粒肿”早期,患者眼睑周围会感到疼痛,局部组织肿胀,进一步发展会引起化脓,像“麦粒”般。如果发现确诊是“挑针眼”,可根据脓头是否出现进行治疗。
脓头未形成之前可用毛巾热敷,局部适量点用含激素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睡前涂抗生素眼膏。根据病情和体质,可全身联合使用适量广谱抗生素,从而尽快促进消肿,控制病情发展。
一旦脓头出现应立即到眼科专科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早就医可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如果脓头已经形成,切忌挤压。因为脓液、细菌扩散,进入血液中循环,易引起眶蜂窝织炎、败血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而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男性熬夜易患“老板病”
有一种眼病专挑通宵工作的中青年男性“下手”,叫“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由于相当多的患者身为公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是掌舵人,它又被通俗地称为“老板病”。
患者发病时除了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心有黑影,看东西变形、变色、变小外,还有视力骤降现象出现。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患者逐渐表现出上述症状。成主任介绍,这种眼病来医院就诊的大多数中青年患者往往平时视力正常,甚至视力绝佳,但会在通宵熬夜之后突然发病。
她解释到,“中浆”主要发生在黄斑区,它是视网膜的重要区域,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过度熬夜使人处于长时间的焦虑紧张状态,毛细血管随之发生痉挛,引起供氧不足。而黄斑区又是全身耗氧最大的地方,因此易先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治疗“中浆”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禁止使用激素,因为激素会加重脉络膜循环障碍,增强渗漏,影响视功能和预后。症状严重者经眼底荧光造影发现若有明显渗漏的可打激光。
对于这种眼病,唯有预防避免。成主任称,预防“中浆”,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陷入焦虑紧张的状态。应尽量避免频繁、连续熬夜,如果因工作原因难以避免,最好定期到眼科接受造影检查。此外,饮酒、抽烟都可造成毛细血管痉挛,因而也应当戒除。一旦发病后,患者应注意避免光线刺激,可戴墨镜保护病眼。
(来源:2015年8月31日《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