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6月以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成功开展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技术,至今共完成100余例。总体阳性率90%以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性可达100%。该科主任詹济舟说——
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技术可行活检并治疗
编者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开展的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技术,有别于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其操作通常是在清醒镇静加局麻下进行,一般在胸壁上仅行单点穿刺,然后经内科胸腔镜进入胸膜腔,观察整个胸膜腔,可全面了解胸膜腔病变并行活检。整个操作可以在支气管镜室或诊室内进行。与传统的胸膜活检技术及硬质内科胸腔镜相比,该技术创伤小、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阳性率高,主要用于诊断胸膜及部分肺部疾病。
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及临床的应用,可开展的镜下操作技术也越来越多:胸膜粘连术、胸膜松解术、气胸肺大泡破口封堵术等。适应症:1.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2.胸膜占位性病变;3.气胸;4.弥漫性肺病变及肺外周病变;5.肺癌分期等。
自2014年6月以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在詹济舟主任带领下,利用原有的支气管镜及熟练掌握的胸膜腔置管技术,成功开展该技术,至今共完成100余例。总体阳性率90%以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准确性可达100%。
9月8日,记者在市中心医院采访,发现该院门诊大楼侧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写给该院呼吸内科的感谢信。上面写着该科主任詹济舟带领医务人员为患者悉心服务的事迹,字里行间充满感激之情。
据了解,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向来在患者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去年6月以来,该科开展了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检查技术,让患者在不需要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完成检查,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呼吸内科在检测技术领域再上新台阶。
临床95%的患者得到明确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插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广义上包括经支气管镜病灶活检、支气管粘膜活检、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断。
“在临床上,这项技术能让95%的患者得到确诊。”詹济舟告诉记者,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通常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由于刺激反应,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多伴有呛咳、误吸、血压升高,甚至窒息等危险。并且由于体动因素,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很多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检查,同时增加了病理活检出血的风险。
而采用局麻配合气管插管的方法,可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既保证了患者的通气安全,又让患者没有痛苦,提高了舒适度。检查中患者无体动可避免意外损伤,避免过度应激导致并发症。尤其对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肺换气功能障碍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喉及气管反射敏感耐受性差的患者,以及有无痛要求的患者较为适合,特别对一些病情复杂、检查治疗时间比较长的病人更加适合。
利用支气管镜手术更快更轻松
去年10月,58岁的邵先生因咳嗽到某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气管旁占位病变,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只是看到气管外压性改变,未能明确病理诊断。后来邵先生来到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了支气管镜穿刺活检(EBUS),从细胞学和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上得到了明确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有针对性的后续临床治疗。
詹济舟介绍,能够实现病例的明确诊断,主要得益于支气管镜的引进,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支气管镜针刺活检,能够精准确认血管位置,防止误穿血管,增加了穿刺准确性,降低出血风险。目前,支气管镜的应用范围,包括肺癌的诊断及淋巴结分期、不明原因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纵隔肿瘤的诊断等。
詹济舟介绍,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是常见人群。老年人通常更关心是否疼痛,而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能给患者减轻很多痛苦。在麻醉师的配合下,利用支气管镜手术更快更轻松。
多项特色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3岁的小女孩欣欣,两个月前出现咳嗽、气喘,食欲差,晚上哭闹不睡觉。去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后效果却不理想。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为支气管异物,而并非支气管哮喘,并通过支气管镜为患儿取出异物,“罪魁祸首”竟是一片黏膜紧紧包裹着的残缺的葵瓜子皮。
前不久,5岁的小男孩明明吃花生时被呛了一下,然后出现咳嗽,在市内某医院治疗时,做了胸部CT检查也未发现明显异物。家长带着孩子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詹济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孩子是“气管异物”,有着娴熟操作支气管镜技术的他与团队,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异物”取出,原来是半粒花生米。
据詹济舟介绍,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其中90%的患者在5岁以下。异物种类以西瓜子、葵瓜子、花生米为最多,其他有铁钉、滚珠、针头、别针、瓶盖、气门芯帽、圆珠笔帽等,绝大多数是落入气管和支气管。
近年来,随着无创、微创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支气管镜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中心医院在我市较早开展了气管镜检查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气胸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负压吸引技术、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吸入规范化治疗等。在肺脏介入治疗方面,该科先后开展并独立完成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术、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内支架植入术等,治疗良恶性大气道狭窄及支气管肺癌,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来源:2015年9月14日 《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