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过冬,这些常识不能马虎
本版总策划: 申惠龙 策划: 邹建军 贺正香 执行:冷晓君 王颖超
核心提示
寒冷的冬季来了,而宝宝的抵抗力明显较弱,所以父母们经常担心孩子会受凉感冒,对于每个爸爸妈妈来说,最烦心的事情就是宝宝生病了,如果说更烦心的事情那就是带宝宝看病。特别是看到怀中抱的娃不吃不喝不玩,只会哭不会说时,当爸妈的恨不能用整个世界来换取孩子的平安。而一个好的医生,有时一张方子、三五天的小药,就能悄然恢复一个家庭的平静。孩子生病,着急的爸爸妈妈,不妨记住市中心医院这些儿科大咖介绍的就医信息吧。
儿童的用药还是交给儿科医生吧
儿童的用药还是交给儿科医生吧

刘钢乾 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用药自然不能按成人的标准,单纯来个减量了事。目前儿童的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很多家长,听别人说什么药好,或是凭自己经验,就自作主张去药店买来给小孩服用;或是超说明书规定量,擅自增加剂量,想多吃快好,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还有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全国都正在加以控制,正规医疗机构的抗生素使用越来越规范。还有,中成药临床用量较大,但中成药的成分复杂,组成不明确,相互作用有待观察,给儿童带来了用药的风险。而且,中成药需要辨证施治,很多家长及西医是做不到的。
使用儿童药物,一定请遵照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要擅自去药店购药,不要超范围超剂量给药,不要随意添加抗生素。
新生儿黄疸常见而又不能疏忽

雷 明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大部分母亲曾发现,自己的新生儿宝宝在出生后2天左右出现了皮肤黄染,我们称为新生儿黄疸。黄疸在10天左右开始消退,但也有一部分宝宝持续半个月甚至1、2个月也不消退。
具备以下之一者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可导致宝宝的脑细胞损伤,产生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称为胆红素脑病。当您的宝宝出现皮肤黄疸时,请带您的宝宝去看专业新生儿科医生,明确黄疸原因,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宝宝如何补充维生素A和D

王红燕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VitA(维生素A)和VitD(维生素D)是婴幼儿及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两种重要营养素,缺乏将会影响儿童骨骼、免疫、视觉、造血、神经等系统的发育,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亚临床状态VitA缺乏儿童的VitA补充干预,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普通法,0~3岁婴幼儿每日口服VitA 1500~2000IU每日补充,安全有效价廉;突击法,1年内口服VitA 2次,每次10~20万IU(1岁以内婴儿10万IU,间隔6个月。
针对胎儿期、儿童期和高危人群VitD的补充同样给出明确的建议:胎儿期,妊娠后3个月补充VitD800~1000IU/d,同时服用钙剂;儿童期,平均户外活动应在1~2h/d。6个月以内小婴儿不要直接阳光照射,以免皮肤损伤;VitD补充,婴儿出生应尽早(生后2周)开始补VitD 400~800 IU/d,直至2岁;高危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VitD 800~1000IU/d,连用3个月后改为400IU/d。
儿童康复保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李景兴 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具备优势竞争力?答案是从小抓起。这个“小”不是小学,也不是幼儿园,而是更早的婴幼儿期。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通过康复保健促进运动和智能发育,事半功倍。
康复运动、手功能训练、感统训练、针灸推拿、水疗、物理因子疗法等均可促进孩子运动、智能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心肺功能,调理消化系统,促进骨关节肌肉等运动系统发育。很多家长宁愿花大笔的金钱为孩子买各种保健品、零食或者上各种兴趣班,却舍不得或者不懂得早期投入一部分钱用来增强孩子体质、促进孩子运动和智能发育,康复保健更能让你的孩子全面均衡健康成长。
儿童手足口病早期发现很重要

张帮华 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于3~11月,夏秋季为高峰发病流行期。该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为4月婴儿至30岁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极少数为预后不良或致死。重症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发现,及时来院就诊即可。
治疗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重症及危重症患儿均需隔离、住院加强治疗。
预防上,主要是隔离患儿、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及患儿日常用品消毒。在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地方,应尽量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勤通风。在学校期间注意观察儿童体温,手足有无皮疹及口腔有无疱疹、精神状态好不好,熟睡时孩子有无惊跳。如有,发现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儿腹泻治疗上注意啥

胡荣喜 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婴幼儿腹泻发病季节多在9-12月份,故称为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在临床上一般有三大特征,即发热、呕吐、腹泻。
治疗上还要注意: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人工喂养儿,应给予去乳糖腹泻配方奶喂养;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应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肉沫、菜泥等。避免给宝宝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及高糖食物;如果宝宝呕吐厉害,可暂禁食4~6小时,待呕吐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最新观念认为补锌治疗有助于腹泻预后,<6个月,每天补元素锌10mg,>6个月,每天补元素锌20mg,共10-14天。
(来源:2016年11月18日《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