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衡阳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康复出院之际

张女士与医务人员在病房打出“V”字手势
2月18日,温暖的阳光洒进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呼吸内科的病房,房内的医务人员和住在1号床的张女士交谈中发出阵阵笑声。衡阳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张女士的母亲眼睛涌出泪花:“21日我女儿就要出院了,真是太感谢了!”
迅速行动,“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患者”
今年36岁的张女士是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常年护理着科室的病人。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今年1月14日,她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病人,住进了医院呼吸内科,而且病情严重。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
1月15日,张女士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高热,体温达40.3℃,呼吸困难加重,白细胞、淋巴细胞严重降低,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加重,出现肺实变。根据患者病史及体征与一周前曾接触活禽的流行病学特点,市中心医院立即组织全市专家会诊,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ARDS”,高度怀疑“禽流感”,给予达菲抗病毒,泰能及利奈唑胺抗菌,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并注意器官功能维持治疗,并留取标本送检禽流感病毒核酸。
1月15日23时35分,市疾控中心接到市中心医院院感科电话报告,该院呼吸内科收治一名重症肺炎病人,怀疑人禽流感,请求会诊排查。16日凌晨1时,市疾控中心与雁峰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到达市中心医院,经过会诊不能排除人禽流感。应急队员立即分为二组,一组立即对患者进行采样,送回市疾控中心开展检测,另一组继续完成对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16日早晨6点05分,市疾控中心微检组通报,患者系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是衡阳市首例。建议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成立专门的救治小组对患者进行救治,对医护人员进行三级防护装备的穿脱和使用,病房进行消毒。
得知消息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听取疫情汇报并指示,不计代价全力救治患者,全力控制疫情。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赶到市中心医院,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进行详细部署。市中心医院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张女士”治疗领导小组,由医务部、院感科、护理部、ICU、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救治小组,进行特医特护。并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及控制技术指南,立即设立隔离病房。
1月16日17时,患者转入隔离病房治疗。
全力以赴,众“天使”与死神搏斗24个昼夜
1月17日至22日,张女士病情危重,高热39—41℃,几度呼吸衰竭。1月18日给予气管切开,市中心医院再次组织全院及全市专家会诊,详细制定治疗与护理方案,并逐一落实到位。院领导每日到隔离病房巡视,专家组成员每日集体查房,对前一天的病情进行总结与讨论,及时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市疾控中心跟踪监测患者的病毒清除效果,多次派出专家指导救治和消毒隔离工作,及时提供防护用品和抗病毒预防性用药,动态监测密切接触者,有效保障了救治和防范了继发感染。
1月23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复查头颅+胸部+腹部CT显示:双肺感染性病变范围较前增宽,两下肺实变严重,双侧胸腔积液较前稍增多。特邀湖南省湘雅医院ICU主任艾宇航教授会诊,艾教授对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对下一步诊疗方案提出了指导意见。
1月25日凌晨1时30分,张女士突发血氧饱和度直聚下降,最低只有78%,呼吸频率增快至40次/分,心率增快至142次/分,急查床旁胸片确定患者并发严重“左侧气胸”,医务人员立即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复查胸片:气胸较前明显复张。
此后三天,张女士又反复出现高热,最高体温40.2℃。医务部部长柏太柱、呼吸内科主任詹济舟查看后考虑病毒学转阴,停抗病毒药物“达菲”。病人重新出现高热考虑病毒感染高峰过后的二次细菌感染,根据痰培养病原学,考虑嗜麦芽窄食假单孢菌肺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加“伏立康唑”抢先抗真菌治疗。
1月29日,张女士病情好转,体温37.5℃。复查CT示双肺感染性病变范围较前吸收减少,两下肺实变影吸收减少,双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抗感染治疗有效,患者氧合指数上升,呼吸循环稳定,肺功能情况较前好转。
2月1日至3日,逐步进行呼吸机脱机训练,每日脱机时间逐渐延长,患者呼吸氧合情况均稳定。医院再次举行会诊,认为患者禽流感病毒已清除,无传染性,可解除隔离,但患者基础免疫功能低下,需提防再次院内感染。
2月8日9时30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呼吸、心率及氧合平稳。拔除气管套管并缝合切口后转回普通病房。
历时24天,张女士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身体机能恢复良好。复查CT提示,肺部病变基本吸收,已达到治愈标准。张女士成为2017年衡阳市第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治愈病例。
永不言弃,“爱与坚守,创造人间奇迹”
如此严重的“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能在一月内抢救成功并治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除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还得益于有一支“仁心仁术,团结协作”的专家团队与护理团队。
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周艳玉说,自从1月16日张女士确诊以后,一场迎击H7N9、维护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战役拉开了序幕。
护士长岑寅带领重症医学科4名护士组成了特护小组。她心里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半分犹豫,她们跨入隔离病房,穿上连体防护服、鞋套、戴上N95口罩、佩戴防护眼罩、双层手套,立即展开工作。有两名护士还隐瞒家人,加入了特护小组。
周艳玉告诉记者,张女士的病程进展快,进入隔离病房前已表现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小组建立了微信群,对患者一点点动静进行直播。有创机械通气第10天凌晨,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费力加重,提示并发气胸,护士紧急配合医师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措施。
正月初二那天,救治小组丰为民副主任去丈母娘家拜年,刚吃了一口饭就接到电话说张女士病情加重,他放下碗筷立即赶到医院。丰为民说,听到那个消息时,吃什么都没味了。
“张姐姐,我们会一直陪着你,你一定要和我们一起加油!”这是特护小组的护士每天必讲的话。护士彭绍芳对记者说,每天都要配合医师对张女士实施唤醒工作。还要为她翻身拍背。因患者全身插满管子,俯卧位通气则需要8个人。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彭绍芳值班,至正月初一早晨8点。她说这没什么,早已习惯了。难以忍受的是,病房里温度高,稍动一下就出汗,而身上的防护服是一次性的,脱下来又要换一套,上个厕所也要换,往往几个小时都不敢喝水,也不吃饭。记者问她饿得难不难受,彭绍芳笑着说:“权当减肥了。”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邹建军说,在隔离病房的24个日日夜夜里,医务人员永不言弃,帮助患者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张女士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是“爱与坚守,创造了人间奇迹。”
(来源:2017年2月21日 《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