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视医德如生命 待患者如亲人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6日 预览:2093

来源:《衡阳日报》2017年10月23日 通讯员   殷君发

——记市中心医院  医务部部长柏太柱


  作为衡阳市首例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抢救组的组长,柏太柱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在病房实施抢救。

  一身白大褂,一个听诊器,谦和的笑容,耐心的解释……作为市中心医院医务部部长、大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柏太柱从医28年,对医学事业深深的热爱,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可谓大医之士、谦谦之君。

  劝解患者有心有术

  “柏主任,我妈从年轻时就有高血压了,可是一直不愿意吃药。最近,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还晕倒了好几次……”一位中年女性拿出一堆检查资料说着。

  柏太柱认真阅读心电图,温和地对着一位65岁的老妇人说着高血压的病理:“阿姨,喜欢跳广场舞是个好习惯,但是高血压不吃药可不行。您看您的高压已经有两百多了。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心梗、中风等。”随后,他指着身后的阳奶奶说道:“就像这位奶奶一样,之前心脏也不好。 通过药物调理,现在每天按时服药,身子骨很硬朗。有病就得治疗和吃药,不能忌疾讳医。先住院观察一下,等医生制定出可行的降压方案,即可回家。让血压降下来,以后才能更好地唱歌跳舞。”

  经过女儿和柏太柱的沟通,老人欣然接受了柏太柱的方案。  

  与患者结下深厚的母子情

  79岁的阳奶奶是柏太柱的患者。老人是一位从部队退休的资深内科医生。早年离异,唯一的养女与她并不亲近,让老人从内心深处渴望亲情的温暖。柏太柱的出现让她体会到了久违的关怀与呵护。

  “他实在是太忙了,想和他说会话,只有每周三到这里来找他。”老人慈祥地说。在每周三的心内科的门诊室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柏太柱应接不暇地接诊着患者,老人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谈话,遇上一些说不通的患者,她现身说法,有时还领着患者去做检查。而柏太柱也不知道引用了多少次他身旁这位老人的例子来缓解前来看病患者的焦虑与不安。

  因从小的体弱多病加上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阳奶奶患上了早搏、心律失常等疾病。2013年的一天,她拿着心电图来医院,正好遇到柏太柱难得的门诊空隙时间。柏太柱仔细地查看片子后,把病情一一告知她。

  “当时住院期间,很多医生都建议我装心脏起搏器,包括一些熟识的医生朋友。只有他和我坚定地站在一边。”老人回忆道。

  “她的病不是由于器质性变化诱发的,而是由于体质虚弱,只要结合中西医的治疗,调养好身体即可,没必要手术。”柏太柱解释道。有必要的手术,再复杂也要做,没必要的,再简单也不做,是柏太柱一直以来奉行的实事求是的行医准则。在他的调理下,阳奶奶之前动不动就低于30次的心跳,如今已经稳定在50次左右,早搏、心肌缺血的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

  “有一次我因肺炎被120紧急送往医院。因为来得匆忙,身上没有一分钱,是他二话不说给我做了担保。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腿烫伤了,一个人在家休养,是他从医院拿了药,买了菜做了饭给我送来……”谈及四年的相处,老人说柏太柱带给她太多的感动。

  医者仁心,急患者之所急

  或许是救急救难已经融入柏太柱的血液,成为一种本能。他从医28载,始终视医德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但凡碰到他人有难事,他总是尽自己最大能力一帮到底。

  56岁的李大叔自称是柏太柱的“铁杆粉丝”。他穿着精神,声音洪亮,在诊室里分外显眼,被新病人误以为是陪同来的家属。“5年前,要是没有柏主任,我就与世长辞了。”李大叔看到有记者在采访,不由感叹起来。2012年,李大叔在乡下突发冠心病,紧急之下,他立刻拨通了柏太柱的电话。正在手术的柏太柱二话不说,联系救护车开往高速路口与李大叔汇合,将其紧急送到院内进行抢救。

  口耳相传、慕名而来,甚至有了“心理依赖症”……这在柏太柱的病人中相当普遍。陈爷爷,85岁,衡山县人,2015年开始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尿毒症晚期”“ 尿毒症性心包炎”,2015年开始每隔2至3个月就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一次义诊中,柏太柱作为市里的专家给他做了一次引流术。精湛的技术、耐心的服务、专业负责的态度,让老人固执地只相信他一人的技术。于是,近三年来,陈爷爷只要心包“涨水”就打电话联系柏太柱,他便开着自己的车去衡山县人民医院给老人开展“心包穿刺引流术”。近三年来,10余次手术,柏太柱未收一分钱的会诊费、手术费和车费,和老人一家架起了一座友谊的大桥。

  “患者生病已经很痛苦了,如果看病再被折腾,实在可怜。”为此,柏太柱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此外,多年来,无论外出讲学还是开会,他都少不了为患者义诊。

  集医术、医德、医技为一体,德艺双馨

  作为医生,他是集医术、医德、医技为一体的好医生;作为医务部主任,他是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冲到最前线,身先士卒把服务工作做到最极致的好领导;作为上级专家,他是基层医生的知无不言、言而不尽的好朋友。谈起柏太柱,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肖友儒如此评价。

  在行医路上,缺少医学人文素养的医生有可能短时间走得快,但一定走不远。从柏太柱身上就能折射出,每一位备受尊敬的医生都充满着对人的关注、关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患者极端热忱。肖友儒总结道,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选良药,医务人员应当明白,如果对患者没有爱心,不会去关心患者,不懂得患者心理需求,即使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再好,也成不了好医生。 

相关链接:1.https://www.toutiao.com/i6480371642848510477/
2.http://sdjs.chinareports.org.cn/rwft/20171024/3004.html?1508831371=&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