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防病于未然,做个健康人

发布时间:2017年4月26日 预览:2325

    关心神经系统健康的读者注意了,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为你解答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核心提示:

  人们都知道脑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知道其危害严重,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但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不仅仅就这几种,只不过这几类比较被常人知道。本报特邀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胡新平、丁菁、刘礼泉、聂利珞走进衡阳日报社健康工作室,为广大读者解答神经内科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0种办法让你睡得好

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胡新平

  很多人把“睡得少”看作是成功的代名词,因为成功人士大多睡得少,就像撒切尔夫人。

  通常人们会认为,只有当疲倦到不能再思考时,才滚去睡。悲伤的是,还真不是这个理儿。大家总是抱怨犯困,却不愿意承认,需要多睡睡觉,提高睡眠质量。

  “人们需要学会高效率的睡眠。”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博士、著名的睡眠专家詹姆斯·玛斯说,“缺乏充足睡眠的后果是非常严重和有害的。”

  睡觉是最有可能让人长寿的方式,比锻炼和营养品更有用。缺乏睡眠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Ⅱ型糖尿病、癌症、肥胖症和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如今,大部分人每天睡眠时间只有6个小时甚至更少,还可能因为嘈杂环境等外界因素导致并未达到最舒适的睡眠效果。

  玛斯医生和迈克尔·布鲁斯博士等美国睡眠学术专家有一些建议,帮助大家睡得更好。每晚最好睡眠7.5到9个小时,为了拥有充足的体力、健康和长寿,充足的睡眠是少不了的,尊重你的睡眠时间和生物钟,固定的睡眠时间很关键。熬夜或随意加个午睡打个盹儿都可能打乱你的生物钟。睡前一小时,把灯调暗一些,人体内的褪黑素达到一定量时,人会感到疲惫而昏昏欲睡。房间里的灯泡放射出的蓝谱光(如同日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别在睡前发短信、查电子邮件、看视频,或使用社交软件,因为这些设备一样会放射上面所说的那种蓝谱光。早晨多沐浴自然光,日光是提醒人的身体“新的一天开始了”的信号,它会抑制让你昏睡的激素,激活让你苏醒的激素。下午2点后别摄入含咖啡因食物或饮料,咖啡因会在你的身体里持续约8小时,因此即便是一杯下午茶也可能影响你的睡眠。别在周末熬夜,就像倒时差一样,熬夜会让你入睡变得更困难。你需要经常锻炼,每天做有氧运动,更有利于获得深度睡眠。如果你想喝酒,那就喝一两杯吧,不过别在睡前1小时喝哦,喝酒是能很快把人放倒,但酒精会严重损害睡眠质量。让卧室暗下来、静下来、凉爽下来,让卧室成为睡眠的“圣殿”。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戴上眼罩和耳塞,以促进睡眠。

    认识颅内感染

  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丁   菁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均可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脑膜和血管,引起急、慢性炎症。发生于脑部的又称为颅内感染,以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最常见。

  病原体主要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或输血等方式进入血液,经血行播散进入脑内。孕妇感染时病原体可经胎盘传递给胎儿。颅内感染多数无明显季节性,除两种传染性疾病外。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多集中在7—9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多发生在冬春季11月至次年5月,3—4月为高峰。

  颅内感染可能出现于任何年龄的人,一般潜伏期为2—21天,平均6天;前驱期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急性起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抽搐、失语、偏瘫、共济失调、不自运动、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等。脑炎患者脑实质损害的表现突出,容易出现抽搐、失语、偏瘫、精神及智能障碍;有些慢病毒感染性脑炎以精神异常为主,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行为奇特、反应迟钝、言语减少、情感淡漠,渐出现缄默、木僵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等。脑膜炎患者的头痛、呕吐、颈强直和脑膜刺激征比较突出,局灶性脑损害的表现常出现在后期。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病程一般为数日至1—2个月。

  在充分了解发病经过,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如怀疑颅内感染,主要的诊断方法是腰穿脑脊液检查,血常规、脑电图、CT或MRI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和鉴别检查。脑脊液检查包括测压、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和病毒抗体检查等。为了明确病情的转归,调整治疗方案,有些患者需要多次腰椎穿刺术检查脑脊液情况,还有些严重的结核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治疗需要腰穿鞘内注射用药。对这些患者,医生会努力把腰穿检查的风险降到最低,为了早日治好所患疾病,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腰穿复查,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年轻人和病情较轻者治疗效果较好,老年和婴儿患者,病情危重合并其它感染者治疗效果往往会差些。有的患者可遗留记忆和智能减退,癫痫发作。病情严重者可遗留偏瘫或精神行为障碍。

脑卒中重在预防

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礼泉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其发病率每年在以8.7%的速度迅猛增长,并且该病的发病情况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40来岁发病的人已不少见,20多岁发病的也时有耳闻,值得大家警惕。

  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因为只是出现很短暂的几分钟时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如突然一侧身体麻木或无力;突然说话困难或理解障碍;突然一只眼睛甚至双眼视物不清或有复视;突然行走困难或失去平衡;突然眩晕或剧烈头痛。出现上述症状不要犹豫,赶紧到附近设有神经内科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虽然脑卒中死亡率高,但是做好预防,可以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尚未发生时,对其易感和高危人群,如肥胖者、饮酒过多者等,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控制高脂肪食物及大量甜食的摄入,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其次要加强锻炼。另一种方式是药物预防。目前,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患者的日常预防中。

  脑卒中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主要措施其一是控制危险因素,其二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降低复发。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尤忌吃吃停停。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着重注意: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调节血脂药物;控制血糖;戒烟限酒;积极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帕金森病的营养及护理

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聂利珞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不同病程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故护理上需区别对待。

  首先要注意病人的膳食和营养。饮食治疗是帕金森氏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本病主要见于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多有减退,还多伴有便秘等症。还有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痴呆、食欲减退、不知饥饱等。故在病人的营养方面应注意调理。食物尽量多样化,让病人愉快进餐;多吃谷类和蔬果,少吃肉类,不吃肥肉以及动物内脏;适量吃奶类和豆类,补充钙;每天6至8杯水;服药半小时后再进餐。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还应当把食物切碎、煮烂或将食物绞成糊状,或者选用婴儿营养米粉及其它的营养补充制品。便秘患者则需要作息定时,每天作适量运动,消除紧张;多喝流质,如水、清汤、果汁等;多吃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片)和薯类(马铃薯、甘薯);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水分多的水果;切忌滥用泻药。

  其次,生活中的护理应注意。本病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应指导病人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做起床、站起、下蹲动作时,应遵循一个缓字,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改善家居环境,为帕金森患者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地板防滑,安装扶手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运动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卧床。此时需要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关键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压疮、肺部感染、肌肉挛缩、尿路感染等;在晚期护理上要按照卧床病人、进行翻身扣背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落实床上主动、被动功能训练,加强肌肉、关节、肢体的按摩,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药物效果及副反应。注意左旋多巴应用过程中的开关现象和剂末现象,对药物的更换及剂量的调整提供临床依据。

(来源:2017年4月26日《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