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阳晚报》 2018年05月02日
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柏太柱:

柏太柱
一身白大褂,一副听诊器,谦和的笑容,耐心的解释,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柏太柱一直是那个待病人如亲人的“三好医生”。
2017年,柏太柱入围“中国好医生”评选,并在网上累计获得的投票数达到80万。他不仅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危急重症抢救方面的技术专家,曾会同一众医护人员成功抢救衡阳市2017年首例重症 H7N9禽流感患者;他更是备受同仁称赞的“敬业主任”,带领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医护团队屡屡创下奇迹……
你是“好医生”,我把遗产留给你
在柏太柱诊治过众多的患者中,79岁的阳奶奶是“特殊”的一位。老人退休前是一名内科医师,早年离异,唯一的养女与自己并不亲近,患冠心病早搏等疾病40多年,就医无数,唯独和柏太柱建立起了母子般深厚的情感。
2013年的一天,阳奶奶拿着心电图来医院,刚好碰到柏太柱难得的门诊闲暇,于是赶紧把图纸递了过来。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病人,柏太柱始终亲切温和。他坚持认为老人的病是体质虚弱,只要结合中西医的治疗,调养好身体就可以了,没必要手术。
有一次,阳奶奶因肺炎被120紧急送往医院。因为来得匆忙,身上没有一分钱,柏太柱二话不说做了担保。还有一次,阳奶奶不小心把腿烫伤了,一个人在家休养,柏太柱从医院买了药、做了饭菜送过去,并亲自为阳奶奶换药。
4年多时间,老人已经将他当成这个世上最相信的人,认柏太柱做干儿子。近年,老人坚持要找律师立遗嘱,将自己40多万元的财产留给柏太柱,每一次,柏太柱都坚辞不受。
你是“好专家”,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生
去年底,刘奶奶又一次住进了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这已经是她第5次在柏太柱主管的科室住院。然而这次住院却和以往有些不同。住院之初,刘奶奶便嘱咐家里人一定要定做一个写着“疑难杂症妙手回春 医德医术名冠三湘”十六个金光闪闪大字的牌匾,送给柏太柱。原来,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刘奶奶已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住院了。
2008年,刘奶奶因严重心脏瓣膜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住院,由柏太柱主任治疗。后来又患上“A型主动脉夹层”,曾跑遍了省里所有的大医院,均被告知病情非常严重,又不能耐受手术,“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刚开始住院的时候,刘奶奶总是唉声叹气,一度有轻生的念头。于是我一有时间就和她聊天,拉拉家常,鼓励她乐观积极地面对疾病与生活。后来慢慢地,她开始不再逃避疾病,敢于正视病魔,也愿积极接受治疗了。”在柏太柱的鼓励下,刘奶奶渐渐地学会淡然地面对生死,不再畏惧。
2012年,柏太柱从心内科调到华新分院,后来又调回院本部,刘奶奶如同柏太柱的忠实“粉丝”,一路跟随他,直到生命的尽头。“10年里记不起麻烦你多少次了,谢谢你的陪伴。”这是老人在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
你是“好主任”,带领我们勇攀医学高峰
从医30年,身为湖南省健康教育专家、衡阳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现任衡阳市中心医院医务部部长、大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身兼多职的柏太柱,从未停止在医学上的脚步。每周门诊,每天查房,他坚持扎根临床,积极优化慢性心衰、高血压病、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诊治方案,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这次危重病人的抢救,使我对你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大的信任!作为医者,你无愧大爱仁心,作为领导,你勇于责任担当,作为同事,情深义重!感恩这次抢救,有你陪伴!”这封写给柏太柱的感谢信,并非来自患者,而是来自于医院ICU与妇产科的同事们。
去年7月26日,23岁的刘女士因生产时突发“羊水栓塞”,导致产后大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住进了衡阳市中心医院的ICU。刘女士能否安然渡过难关,对于医院乃至衡阳整个医疗形象提升至关重要。身为医务部部长的柏太柱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艰巨的任务。
刘女士住院20天以来,为了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予以及时地抢救,柏太柱身先士卒守护在患者身边,整整七天七夜没合眼,带领着妇产科与ICU的医护人员通过精诚地合作,成功将患者救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