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黑白世界”炼就“火眼金睛”

发布时间:2018年5月4日 预览:2195

来源:《衡阳晚报》2018年05月04日

衡阳市中心医院影像科主任李盛祥:

    严谨自信,博览群书,这是大家对李盛祥的一致评价。而这两个个性标签,却无不造就了他在影像学这个黑白世界里“慧眼如炬,蛛丝马迹里定乾坤”的看家本领。

  采访当天,穿过影像中心的重重大门,李盛祥那间狭小的办公室将人声鼎沸的走廊与影像科医生们纷乱的会诊办公室隔成了两个世界。

  平时的李盛祥很低调朴实,但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这个团队中,他却是冷静执着的“掌舵人”。他说:“作为一个影像医生,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学习。因为,疾病在不断变化,影像学在不断发展,为了让隐性疾病无处可藏,只有投入更多的真诚和坚持,才有可能兑现自己的职业初心”。

  黑白世界的“大侦探”

  提到医学影像科,许多患者的第一印象是“拍片子的”。然而患者们不知道的是,医学影像科在整个诊疗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医学影像科是临床科室的眼睛,一个让疾病无处可藏的“大侦探”。

  “读片子就像做侦探!”初入影像科,解他人未解之题,让人惊喜。如今久了,李盛祥越发惊喜,“读片子就像做侦探一样寻找蛛丝马迹,而这份挑战的乐趣在于发散思维,想他人所未想,解他人所未解”。

  曾有一位在外院均被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因为没有手术指征,辗转全国各地治疗,均被告知继续治疗已无希望。李盛祥接手了他的诊断,别人觉得浑无头绪的病情,他却兴致盎然。

  在看片子时,他发现虽然这个患者的影像显示与胰腺癌很相似却不完全吻合。万般疑惑时,他突然想到,这与其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学习到的IgG4相关性胰腺炎这个罕见影像症状颇为吻合。于是在进一步查阅IgG4相关性胰腺炎的相关资料后,他建议临床医生使用激素冲击治疗。果然,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力排众议的坚守者

  对于影像的判断,平日里低调平和的李盛祥却十分“高调”与“顽固”。“对于疾病的诊断,我们要虚心地多和临床医生交流,但是对于影像的判断,自信与坚持才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李盛祥表示影像科医生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

  40多岁的陈女士,因肺部不适辗转各大医院,均被诊断为肺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却并没有丝毫好转。于是她又带着片子找到李盛祥。李盛祥在仔细查看图像后却判断导致陈女士久病未愈的原因并不是结核菌,而是肺部的癌细胞。于是他立马与陈女士的家人联系,建议尽快手术。

  由于外院均判断为肺结核,一下子被李盛祥定为是个“癌”,家属对此将信将疑,只好再次带着片子前往外省某权威医院。在这期间,李盛祥一直与家属保持着联系,密切跟踪患者的病情。为了让患者尽快手术,他还多次与外院的专家通话,阐明自己的判断。最终李盛祥的判断被该专家认可采纳,陈女士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全年无休的读书迷

  “想要把病看准,影像科医生不仅要会看片子,还要是贯通内科、妇科、儿科的优秀全科医师。”多翻书、多纪录、多总结,是李盛祥对每个下级医生的要求。

  他严于律人,更严于律己。在下级医生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读书迷,365全年无休,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阅片、笔记、读书。“看书对我来说,就如同吃饭、喝水、呼吸一样,是生存必需品,反正闲着就是闲着。”对于如何保持读书的习惯,他腼腆地笑道。

  同时他表示看的书也不局限于医学,还有很多“杂书”。“我认为读书,要读一些对你有启示的、处于你认知边界上的书,既有所了解、又了解得不透彻的那类书。读的越多,边界越大。读书不一定都有用,至少不一定在当下有用,尤其像历史这些书,不解决吃饭工作问题,但它对人思维的影响是潜在的,可能十年、二十年后,才发挥出来。”他缓缓地说道。

  “这个职业没有天才,只有勤奋的人。影像科医生学习周期很长,不论是临床诊疗,还是积累病例,都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只有多读书学习,多下临床,多跟踪病例,才能给患者最安全的医疗服务!”这是李盛祥常挂在嘴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