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护理毕业生成长为全科护理总教头

发布时间:2018年5月11日 预览:2400

来源:《衡阳日报》2018年05月11日

衡阳市中心医院ICU护士朱洁:

    又是一个清晨,窗外的天蒙蒙亮,病房内呼吸机规律的吹气声,报警声,护士矫健急促的脚步声,患者的呻吟,提醒早上的工作开始了。

  每天7点半,比其他科室早半个小时到达病房,是衡阳市中心医院ICU护士们约定俗成的规定。在这里,没有家属的陪护,护士们每天除了要做好抢救工作及病情监护,还要事无巨细地完成给患者喂饭、擦身、翻身、处理大小便等繁琐的生活护理。朱洁便是她们中的一员,现任衡阳市中心医院ICU的护理责任组长。

  从一名年轻护士成长为ICU的护理责任组长,她凭借的不仅是娴熟的技能,还是一直以来对急危重症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一名懵懂青涩的卫校毕业生到科室护理总教头,长期扎根临床积淀扎实的技术与“独具慧心”的耐心讲解,让她在师者这重身份中游刃有余,桃李芬芳;从当初因为“好找工作”到如今对于护理工作的热爱与虔诚,她16年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诠释“青春无悔”。

真情守护   实现生命相托之承诺

  ICU,重症医学科,很多护士一听到名字就有点怕,作为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阵地,其工作环境之特殊,工作任务之繁重,风险之高,决定了ICU护士要承受比普通科室护士更大的压力。

  2012年,朱洁开始从事危重症患者护理,6年多来,她始终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表现受到了来自患者以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护理中,给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大小便、擦拭身体,在给患者做口腔护理时被喷得满脸痰液等都是常事,无论多脏多累,她从不含糊推诿,每每都是耐着性子去做。即便如此她也不得不经常面对部分家属不理解,神智不清、谵妄烦躁的患者因为痛苦对她辱骂发泄、拳打脚踢……可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干劲和热情。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抢救,每一次悉心照料,每一次遭受不解与指责,她总是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原则,时刻提醒着自己做好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因为我目睹过太多患者饱受病魔折磨的表情,也深知家属的焦虑和无助。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患者能够依靠的只有我们。竭尽所能地照顾他们,用心与他们沟通,才能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最大的慰藉与支持。”多想想护理工作的意义,这是最好的“解压药”,朱洁如是说道。

  今年,在朱洁随访过的众多出院患者中,52岁的陈阿姨生活可自理的康复状态让她倍感欣慰。

  去年8月的一天半夜,正值朱洁值晚班。从急诊手术室送来的一名因车祸导致失血性休克、双下肢毁损的患者打破了ICU夜晚的宁静。由于血肉模糊无法测量血压、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贫血等一系列“噩耗”,让医生一度断言有可能救不活了。

  照顾这位如此严重的危重患者的重担自然落在了护理责任组长朱洁的身上。见过无数起死回生,也目睹过不少黯然离世的她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尽自己所能,让陈阿姨清醒过来。

  对于昏迷的患者而言,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在陈阿姨昏迷的日子里,朱洁经常守在病床旁,不是拿着厚厚的输血单,一瓶一瓶地给其输血,就是看着心电监护仪上数值的变化,液体的输注情况,细心地观察其睡眠情况。考虑到陈阿姨是骨折患者,又做了气管插管,所以在做肺部护理时,朱洁更是尤其小心,动作轻柔,像对待新生儿般给其翻身拍背、吸痰,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就这样在朱洁的悉心照料下,陈阿姨终于恢复了意识,清醒了过来。

  “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阿姨一时难以接受,加上亲人不在身边,我发现她常常一个人偷偷地流眼泪。”朱洁坦言,由于ICU环境的特殊,家属不能陪伴,因此对待患者,给予关爱,给予安慰,给予家一样的温暖是每一位ICU护士必须要做的工作。

  对于陈阿姨出现的消极厌世情绪,朱洁不仅似子女般的照顾,还经常得化身为她的朋友,开导、鼓励她积极地面对疾病,战胜病魔。

  最后,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陈阿姨终于得以康复出院。出院时,她让家人送来了锦旗,并激动地说道:“那时在病床上,虽然不能动弹,但是每每你们忙来忙去,一整夜都没合眼,好多次我都感动得想流泪。谢谢你们!”

 爱心浇灌   只为生命之花继续绽放

  这个封闭式的特殊医疗环境,护士不仅承担抢救、护理的工作,还必须得担任多种角色,子女、朋友,甚至还有母亲......

  去年10月,一个一岁两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进行了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被送进ICU病房。术后患儿带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心包引流管、导尿管......为了保证患儿的管道安全和治疗,朱洁便一直守护在患儿身旁,直到孩子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也许是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拔管后的孩子哭闹不止,为了不让哭闹增加心肌耗氧,她又像妈妈一样,一边抚摸着孩子,一边给孩子哼歌、讲故事......片刻也没有离开。

  终于在她耐心的安抚下,孩子顺利进入梦乡,看着孩子微微翘起的嘴角,朱洁帮孩子盖好被子,继续守在他床边仔细地观察、记录监护仪上的数字。

  “或许有人会说,这里是无陪护病房,家属不能跨进去,关起门来大可不必这么做。然而,这里的每名医护干的都是良心活,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朱洁表示重症医学科医学并非是技术至上的冰冷学科,而是有温度的,其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无私传授  让优质护理四处开花

  从护理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护士,需要“质”的飞跃。即便是“学霸”出身,也要经过护理带教们的打磨。

  在该院护理部主任眼中,朱洁不仅护理基本功十分扎实,综合素质好,尤其是在教学方面有想法、有思路,受到了广大实习生们的认可。

  2002年,朱洁从衡阳市卫校毕业,成为了一名临床护士。如很多人一样,一开始选这个专业,朱洁也是奔着“好就业”去的。然而实习后,才发现护士每天似乎有干不完的脏活和累活。当身边的同学都打算转行时,天生恬静却踏实能干的朱洁却在护理繁琐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与价值所在,一干就是16年。

  随着对护理内涵的深入了解,朱洁清楚地意识到,仅做一名会打针、会操作的护士还不够,一名优秀的护士还需要具备厚实的、超前的护理前沿知识和理论才能永不落伍。为此,她不断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以优化护理流程。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让她在去年全省医院感染读书报告会中名列前茅。

  今年,除了临床工作之外,“护理带教”也是朱洁另一个工作重点。“教学也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够通过我的经验传授,让这些刚走出校门的护理学生们少走点弯路,在今后各自的岗位上更好地服务患者,我倍感自豪。”16年,朱洁完成了从护理系毕业生到科室护理总带教的蜕变。

  手把手地教,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们尽快提高专业技术,不厌其烦地做示范操作,一遍一遍地耐心讲解……出色的带教能力让她成为了实习生们争相“投靠”的带教老师。

  在这个离死亡最近,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悄悄把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中。朱洁便是其中一员,她把最美好的青春无悔地献给了最爱的事业。因为热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她坦言,既然选择了护理岗位,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其中,才能不负患者的“健康相系 生死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