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贴敷治疗简介
中药透皮穴位贴敷治疗是根据不同的疾病,对应的加入不同的中药贴敷不同的穴位,通过皮肤腺体及毛细血管的渗透吸收,通过反射、渗透、吸收剂输布,快速达到病灶实现中医内病外治的治疗效果和整体效应,是一种方便、安全、经济、高效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不受肝脏首过代谢的影响;
2. 无痛苦、易接受;
3. 不会对胃肠产生刺激;
4. 可配合常规治疗增强疗效,缩短病程。


一、退热贴(大黄、薄荷、僵蚕等)
应用范围:呼吸系统感染发热
注意事项:①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药物或胶布过敏者应禁止贴敷。②瘢痕体质者、糖尿病者慎用。③孕妇、2岁以下儿童禁用。
二、止咳贴(麻黄、白芥子、枳壳等)
应用范围:呼吸系统感染咳嗽(寒证:咽不红痛或轻度红痛,舌不红或轻度红色,舌苔不黄或轻微黄色,痰不黄或黄白相夹,或伴有畏寒)
注意事项:①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药物或胶布过敏者应禁止贴敷。②瘢痕体质者、糖尿病者慎用。③孕妇、2岁以下儿童禁用。
三、止泻贴(丁香、肉桂、乌梅等)
应用范围:腹泻、腹胀(寒证:大便清稀不臭、肛门无灼热感、舌不红、舌苔不黄或微黄)
注意事项:①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药物或胶布过敏者应禁止贴敷。②瘢痕体质者、糖尿病者慎用。③孕妇、2岁以下儿童禁用。
开单操作方法:
一、 门诊:1.选择“治疗”项目;2.输入“xwtfzl”(穴位贴敷治疗);3.数量输入“8或12”等(每日4个,2-3日1疗程,根据疗程相加。可带回家使用);4.执行科室选择“中医康复科(zykfk)”;5.保存;6.告知病人持发票到15楼中医康复科治疗。
二、 住院部:请“中医康复科”会诊,申请会诊目的写明穴位贴敷治疗。
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