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坚守“第一窗口” 当好急诊女战士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4日 12:08:00 预览:2316

来源:衡阳日报 2019年5月13日

1.jpg

2.jpg

急而不乱的急救现场

    本报记者 刘臻 急诊科也许是世界上最嘈杂的地方,救护车短促刺耳的长鸣,病人凄凌哀怨的沉吟,亲属痛彻心扉的哭喊;急诊科也许也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护士们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即便外界再纷繁杂乱,也依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平稳的心态……而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都是患者对生命最热切的渴盼,是急诊医护人员对于生命最崇高的敬畏。  

    “急”与“稳”、“繁”与“简”、“快”与“慢”,这些矛盾的状态时常出现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们的身上。应对每一场“突如其来”的抢救,她们行动快速,但又做到急而不慌;面对繁杂琐碎的基础护理,她们观察入微,做到善于在细微之间洞察患者病情变化;在医院的分诊台,她们去繁化简,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最佳的引导与服务,做好“第一窗口”的服务者。 

高效协作,让急救通道更畅 

     急诊科的一个“急”字,无疑是其最大的特点。护士长闫隋却说道,我们得反应迅速,快速识别,急病人之所急,却更要急而不慌,急中有序。 5月的一天,急诊科前一辆“120”急救车呼啸而至。“胸痛患者,准备抢救!”急救员将一辆担架车直接推进抢救室,正在值班的护士袁婷几步跨进抢救室,紧随其后的另外1位医生和3位护士也迅速赶来。“连接监护仪、心电图!抽血,检测肌钙蛋白,联系心内科医生……”医生和护士都在高声呼喊,抢救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但他们的动作并没有慌乱,患者的身上瞬间接满了管子和线路。不到10分钟,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都已趋于稳定。心内科等胸痛中心相关科室的会诊医生也陆续赶到抢救室。 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情况十分危急,如不能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患者随时可能迎来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随即,袁婷一边紧急联系导管室,一边将患者送往手术室,协同导管室护士完善抽血、消毒、铺巾等术前准备。 在此次抢救中,从患者呼叫120至开通血管一共用时51分钟。10天后预后良好,顺利出院。 闫隋谈到这一幕时说:“像这样的抢救并不算是大场面。仅是5月1日那天,就同时来了4名胸痛患者,我们要做的便是协助医生快速明确患者病情,及时将其分流到不同的医生手上,好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及时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突发胸痛的患者还有很多。以急诊科、心内科、ICU等多学科合作的胸痛中心随即在各个医院建立。市中心医院则是我市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标准版胸痛中心。据悉,2019年以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已收治胸痛患者690人。 10分钟内做个心电图,20分钟内查看肌钙蛋白的结果,异常请心内科二线会诊,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等早已成为每位急诊科护士信手拈来的基本常识。 

用心护理,让服务更优 

    与任何专科不同,急诊是一个不分“普通号”“专家号”或“特需号”的科室。来到这里的病患没有预见性,且大多病情紧急、危重,需要每一位护士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观察入微,及时识别,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病情,迅速处置。正是这样,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016年的一天,急诊抢救室内被送入一名因发烧导致生命体征异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描述病情时,家属强调老人是由于感冒入院,既往病史只有糖尿病。值班护士却发现老人身上总是弥漫出一股腐烂的味道,加上老人心率虽有上升,但是血压很低,再次问家属是否有高血压,家属说有。 “当我把老人的袜子脱掉,卷起其裤脚后,发现其双腿溃烂,散发着腐烂的恶臭。”这时,蒋秋菊马上意识道导致老人高烧不退,生命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感染”。于是她将情况立马上报其主治医师。在予以抗感染治疗后,老人转危为安。 “急诊最多的就是危重病人,病情不是一下就能诊断清楚,如果家属对病情再有隐瞒,这便难上加难。所以护士要做的不仅是遵循医嘱,更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凭借专业知识,帮助医生们明确病情,以对症下药,治病救人。”闫隋表示,争分夺秒就是急诊科的金科玉律,良好的医护配合是能否抢救成功的关键。 “沿着地面上这个标志走到底就可以去洗手间了!”“每周四是肖湘生教授的专家门诊哦”……采访当天,正值护士邓柯可在分诊台值班,只见她一边敲打着键盘有条不紊地做着数据录入,一边抬头微笑地回答每一个来分诊台寻求帮助的市民的问题。 作为医院的“第一窗口”,闫隋对护士们的要求不仅停留在文明用语,有问必答,更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掌握医院的动态,对于医院开展的新技术熟记于心,以便在分诊时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有效的引导。 “用心传爱做护理,优质服务创和谐”,近年来,该护理团队持续推进优质服务模式。走进急诊科,首先看到的是整洁、明亮的环境,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急诊患者就诊流程图”和“健康教育宣传图”及规范的标牌等,地面上各色引导标识无处不在,提示着病人该如何寻求帮助,到哪里寻求帮助。 这既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同时给予温馨的提示。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下搀扶……这些微不足道、点点滴滴的细节,传递着急诊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优质护理服务。 在这里,所有护理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都会主动走进留观病房,走向输液区的患者,与他们聊天、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体现出人文关怀。 

用心传爱,让爱融于点滴 

    护士除了扎针,还要做好的便是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一次,急诊送过来一个喝农药自杀的中年女子。在洗胃的时候,患者将呕吐物全吐在了护士罗婧的身上,整个抢救室弥漫着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面对这种情况,罗婧只是简单地擦拭了一下,便继续为患者做接下来的护理。 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家属,没有能居住的家庭,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三无人员”,他们无疑是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头疼”的群体。在急诊科,更是这类群体集中的“重灾区”。前不久,从我市某精神病院转诊来了一位患有哮喘的患者,虽然只是低保户,可住院期间没人来管。于是,急诊科的护士们不仅得做好基础护理,更好做生活护理,每天帮他带饭带菜。可是即便如此,患者发起病来时,还经常动手打人。 “没办法,发药时,我们只能带着保安一起去。”护士许玉姣无奈地说道,“在急诊科做护士,挨打挨骂的事情,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次。不管怎么愤怒,只要患者事后诚恳道歉,我们都会从心里原谅他们。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作为急诊科护士,她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必须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她们技术全面,既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的护理理“多面手”,又是“第一窗口”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