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衡阳 2020年3月26日

衡阳市中心医院ICU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军是湖南对口支援黄冈第一批医疗队衡阳分队队长,在抗疫一线身兼多职,既是衡阳医疗分队队长,又是湖南援黄冈医疗队临时党委委员,负责病区整体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统筹保障队员们的生活和安全,承担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忙!每天都特别忙!”
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忙碌成为奉献的孪生兄弟,也成为刘军身上最闪亮的标签。

1月28日10时整,黄冈市惠民医院隔离病房的患者汪明(化名)突然胸闷、气促加重。这是一位70岁的爹爹,此前因发热、咳嗽住进这里。
此时,离7时40分衡阳市中心医院1CU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军和他的另外17名同事进入黄冈市惠民医院才2个小时。
短短2个小时,刘军团队已经穿上隔离服,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医师查房、提出诊疗计划;护理查房、输液、日常护理均有条不紊地进行。
病情不等人。刘军团队与黄冈市中医医院医生团队迅速投入对患者的救治中。
刘军介绍,常规治疗患者的这种症状,医学上有两种方法:要么吸氧,严重的就用高流量氧疗或者机械通气治疗。
考虑到患者之前病情一直比较平稳,刘军团队立即给老人上了监护仪心电血氧监护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80%左右(正常人应该是100%),偏低。“快!马上给予吸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30分钟后,患者症状依然没有明显缓解。怎么办?两个团队马上决定:改用高流量氧疗治疗。正常时候,普通病人通过吸氧,就可以让血氧饱和度回归正常;而肺炎患者由于缺氧更为严重,用高流量氧疗诊疗效果更佳。
20分钟左右,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到95%。老人表示,胸不那么闷了,气促症状明显好转大家这才长长舒了一气。
这时候,市中医医院本部打来电话,有个疑似肺炎患者情况紧急,请刘军医生立即过去会诊。
10分钟后,当刘军出现在市中医医院时,那个病人的情形很危险,气管已经插管,上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很不稳定。
刘军与市中医医院重症科主任龚长志初步判断,患者是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他们一起详细制订了下一步治疗方案
这一忙,又是1个小时过去了。脱下隔离服,刘军的衣服湿透了,午饭也没顾上吃,此时时针已指向13时30分。

2月1日,一个确诊病例突然病情加重。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本来就呼吸衰竭,一直靠无创呼吸机维持生命,本身还患有慢性肾炎和尿毒症。
这一天,突然出现尿少现象,导致血肌酐明显上升,血中毒素排出困难。
情形紧急!刘军团队临时准备床边血液透析治疗。但在准备透析管路中行股静脉置管时,患者陷入两难境地:平躺,呼吸困难加重,难以忍受;坐起,股静脉又难以定位。
怎么办?刘军团队前后诊疗了1个多小时,才放好管道,顺利上了床旁血滤机,患者病情平稳。

“刚开始因为大家都不是专门的传染病医生,通过培训、熟练、接触,对于防护隔离,大家变得更有信心。通过我们使用的各种方法,整体的康复率和治愈率都是很高的,这也对我们提升了信心。”看到确诊病人陆续治愈出院,刘军和队员们都十分欣慰,也坚定了信心,大家都表示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收兵。

在黄冈的每一天,刘军和队员们始终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精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
“我们没有人有厌战情绪,斗志还是十分昂扬,习总书记就是提出来尽量的让重症病人转为轻症,让轻症病人早日出院,这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尽量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后勤保障、防护物资、医疗经验和国家指南的改进,都给大家提供了信心。”

截至3月18日,刘军带队管辖区域患者全部出院,共治愈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12人,其中重型病例32人,危重型病例4人。交出了一份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病人零返回、医疗事故零发生的满分答卷。
相关链接: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gxNzk0Mg==&mid=2247490915&idx=1&sn=e139daafe0789382571b3a5878737a25&chksm=fcca4a1acbbdc30cc6ae2a45f6fa9ca958631baa3eb0b26cfd6c4cdeb96a1a0bedda71c121fc&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85291711950&sharer_shareid=a862e1c9caa1f1add07dd1713d2376d9#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