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12日讯(通讯员:张美玲)走进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整洁的治疗区和温馨、智能化的环境让患者感到温暖,医务人员面带笑容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尿毒症患者赵某飞和古稀之年的廖某是一对“患难母子”,分别有着23年和4年的“透龄”。二十多年来赵某坚持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早已与医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亲切地叫他“飞哥”。4年前,“飞哥”70多岁的老母亲因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也走上了透析之路,廖奶奶因基础疾病众多引起各种不适,经常在透析期间很难坚持配合4个小时治疗,为了使透析达到预期目标起到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常常专人守护在廖奶奶床旁,及时处理她发生的任何不适症状。在一次透析过程中,廖奶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伴随恶心呕吐,正在巡视患者的护士刘志鸿反应迅速,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判断廖奶奶发生了低血糖反应,立刻做出了对症相应处理,几分钟后复测血糖,廖奶奶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待安抚患者后,刘志鸿细致地帮廖奶奶擦脸擦手,又拿出新的干净棉被帮廖奶奶盖上。
多年间,“飞哥”坚持带着母亲一起透析治疗,“飞哥”身上这种面对生活的逆境乐观积极和孝心感动着医护人员,护士在空闲之余帮其到门诊代缴费用,到药房拿药等事宜,饿的时候护士把剥好壳的鸡蛋递到手中并嘱咐其要加强营养。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廖奶奶心衰气短等症状逐渐消失,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飞哥”不止一次饱含热泪地握住医务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的关照,我这个家庭早就不存在了。”
“飞哥”只是众多患者的一个缩影。待患者如亲人的一幕幕每天都在血透室重复上演,中心主任刘锦标说:“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这句话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我们要从细微之处为患者考虑,带着情感为患者看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病友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服务。”

“90后”患者吴女士是个坚强、外柔内刚积极向上却命运多舛的女孩,早在11年前确诊了脑瘤,2018年底又确诊尿毒症,花一样的年华却饱受疾病的摧残,十多年来一直在市中心医院治疗。坚强乐观的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干净的眼神充满无尽的温柔,现今“透龄”已有3年多。记得她最开始来做透析治疗内心是非常绝望和无助的,在前一两次做透析时吴女士总是闷闷不语,跟医务人员的沟通也很淡漠,偶尔默默流泪。许海英护士长观察到这些细节,立即给予心理安慰,并嘱咐科室所有人对吴女士要特别关注,即使不透析期间,医务人员也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给予心理支持,许海英说:“血透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心理压力大,我也呼吁更多人的人关爱、帮助血透患者,让他们也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回归社会,有的时候,我们净化的不仅仅是血液,更是心灵!”
据悉,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1989年成立,湘南地区最早开展血液净化科室之一,湖南省血液净化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是衡阳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拥有一支医德高尚,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医护团队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9名、初级职称4名、生物工程师1名)。占地使用面积800多平方,具有3个透析治疗区,拥有血透机、血液透析滤过机共52台,环境整洁舒适,布局合理,符合SOP要求的功能分区和感控要求,引进了德国进口劳尔反渗水净化处理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使用云端数字化智慧护理“析之助”系统,能更直观、更便捷、更实时动态掌握患者健康管理信息,极大地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并提高了医疗安全。该院平均年透析量3.5万余台次,在国内较早开展动静脉内瘘及中心静脉置管透析术,累计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上万例,中心静脉置管2万例以上,开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交换等多项诊疗技术达到连续性肾功能替代治疗,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流行性出血热肾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抢救具有丰富经验!
近年来,因各种疾病引起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呈上升趋势,为了保证所有患者都能按时按需完成治疗,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全体医务人员始终秉承“仁心仁术,济世济民”的行医理念,坚持以一切“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把工作做细致,始终以”视医德为生命,视患者如亲人”的情感为患者服务,以精湛的技术和温情的服务为广大“肾友”生命续航。
相关链接:https://health.voc.com.cn/mobile/article/index/id/1999/cid/33.html
https://hyapp.hyqss.cn/cms/H5/News.html?article=5101457&type=1